五年来,学院围绕“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、为谁培养人”这一根本问题,将思政课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视野格局来看待,思政课建设的格局和领域实现深化拓展。
一是推动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。学院着力打造全方位的课程体系,为促进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向行,按照教育部2020年印发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》对各门课程提出指导性意见,思政课建设领域向专业课程领域延伸。承接教育部提质培优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案例《匠心匠工课程思政——基于高职书法专业的三“融”项目》,与艺术教育系教师进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研究。
二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。2023年6月,学院加入廊坊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联盟,作为高职学段学校代表与大中小学进行法治教学研讨;2023年底,学院与三河市教体局积极对接,以助力小学开展社团服务为重点,通过制定授课内容,为小学生提供书法和国画入门级教程,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和本领,同时引导小学生热爱艺术、发现真善美,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有效开启了三河市域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试点。目前已取得良好社会效果,有效宣传和扩大了学校辐射周边、带动社会的影响力。
三是向社会大舞台拓展。按照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《全面推进“大思政课”建设的工作方案》,学院对“大思政课”建设进行整体部署规划。我院思政课建设要按照“大思政”理念,采取“开门办思政课”的模式,充分吸纳各种社会资源、社会力量、社会途径、社会活动等参与思政课建设,思政课建设领域不断向社会生活大舞台拓展和延伸。
继续走深走实马克思主义社团——真理社的实践活动。每年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,组织“筑起人民防线,维护国家安全”主题短视频竞赛活动,使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,维护国家安全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,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也是“总体国家安全观”的核心价值。利用国家宪法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,真理社精心创作宪法宣传视频,于国家宪法日当天在教学楼有课的班级巡回播放。从学生的视角结合校园生活,对宪法日进行宣传教育,由一个社团制作扩展到全校学生观看,厚植法治理念,深入传播法治思想。
积极联合地方,多主题实施校地共建第二课堂。学院与三河市人民武装部实现了学习与交流共建。双方就目前高校国防教育及军事课建设工作,集中在“合作共建”和“协力育人”方面探索深层次融合。组建拥军拥政讲师团队伍,发挥军事教师特长优势,为广大市民、三河市域内大中小学生师生进行讲解服务,在人武部民兵训练中进行国防教育展厅宣传讲解工作。学院与三河市博物馆结成合作意向,着力打造具有“三河人文名片”思政品牌,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